对于大家普遍关注的抗原检测的问题,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4月1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做了介绍。他指出,抗原检测是核酸检测的非常重要的补充,在这次香港、上海、吉林等疫情中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。在社区层面上,管控人群包括居家人员,都可以做抗原检测作为重要弥补。在核酸检测能力不足的时候,通过抗原检测就可以更早发现病例或者潜在的病人,及时隔离,并且进行核酸复核。需要注意的是它和核酸检测有些不同,抗原检测的敏感性要差一些,所以在整个操作过程中也很重要。无论是居家还是在社区管控等层面,一定要规范地进行采样和检测的操作,要进行相应的培训,同时有专业人员指导。
抗原检测阳性后,在没有做核酸复核之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窗口,需要及时上报随后把病人隔离,管控起来,避免进一步造成传播。
他提醒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不同,整个过程都是专业人员做的,包括采样、检测,都需要在特定的实验室空间。这个过程比较复杂,整个过程中需要民众的配合,所以希望在检测过程中听从指挥,并且在排队检测过程中要做好个人防护,保持一定的距离,避免在检测过程中造成传播的风险。
王贵强针对第九版诊疗方案明确新型病例可以集中隔离管理,不必要在医疗机构的情况进行了说明。轻型的病例可以集中管理,但是在集中管理的区域需要有专业的医务人员进行病情观察,不能和密接人群、入境的隔离人员同时在同一个空间进行隔离观察。同时给予一些对症支持的治疗,也包括中药。在这个过程中,一方面是隔离,一方面观察病情变化。采取巡视病人,同时看是否有发热、发热的程度以及有无呼吸道症状的甄别方式,必要时可能采取制氧,氧饱和度的检测甚至吸氧等一些基本处理,及时送到定点医院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。对于无症状感染者的管理也需要医务人员的参与,观察病情变化,及时发现病例,进行调整治疗。对于方舱内的患者以及医护人员,会严格做好个人防护和消毒隔离。因为新冠病毒感染是自限性疾病,随着时间推移集体免疫力会上调,免疫强化以后就会把病毒清除掉。新病人进入方舱后不会对原来病人造成不良影响,不会引起感染扩散。
轻型病例中有一些重症高风险的病人,如果有条件,王贵强建议最好在定点医院进行观察和治疗。同时,一些老年人、有基础病的人群是重症高风险的人群,尽管诊断是轻型的,也给予高度关注并重点关注,甚至使用一些早期的药物。
清明假期临近,我国防控形势依旧严峻复杂,再次提醒大家室内不聚集、戴口罩、多通风、勤洗手的卫生习惯,共同努力,防疫情、保健康。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,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观点,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,可与本网联系,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