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首页
  • 要闻
  • 社会
  • 金融
  • 侨联
  • 科技
  • 双创
  • 信用
  • 品牌
  • 环保
  • 住建
  • 法制
  • 大数据
  • 长三角
  • 大健康
  • 乡村振兴
  • 智慧城市
logo 社会
  • 中宏网首页 >
  • 社会 >
  • 正文

如何稳定当前消费?如何释放消费潜力?——聚焦促进消费20条政策举措

2022-04-27 09:35:57 来源:新华网
分享到:
用微信扫描二维码

 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《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》。意见围绕当前消费领域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,提出5方面20条政策举措。

  当前如何稳定消费?中长期消费如何挖潜?如何破除制约消费的体制机制障碍?记者25日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和相关专家。

  以促消费稳定经济基本盘

  消费是最终需求,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,对经济具有持久拉动力,事关保障和改善民生。

  一季度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9.4%。“当前部署促进消费的政策举措,有利于稳定经济基本盘和保障改善民生。”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形势研究室主任郭丽岩说。

 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说,意见一方面着眼长远,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,打通生产、分配、流通、消费全链条、各环节,有序破除消费领域体制机制障碍,为培育完整内需体系、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;另一方面聚焦当前,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,积极应对疫情对消费的影响,努力稳定当前消费,切实保障消费供给,促进消费持续恢复。

  在“稳”“保”“新”上下大力气

  当前,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,消费特别是接触型消费恢复较慢,中小微企业、个体工商户和服务业领域面临较多困难。“稳住市场主体,才能保就业、稳收入,进而才能稳消费。”郭丽岩说。

 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李清彬认为,要尽快将餐饮、零售、旅游、民航、公路水路铁路运输等特困行业纾困政策落实到位,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加大帮扶力度。各地要不折不扣落实好物流保通保畅的要求,防止各自为政、层层加码。

  3月,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由增长转为下降,消费恢复进一步承压。“同时要看到,疫情对消费的影响是阶段性的。接下来,随着疫情得到有效管控、政策效应逐步显现,正常经济秩序将快速恢复,消费也将逐步回升,消费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。”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说。

  这位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将在“稳”“保”“新”上下大力气,努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。

  一是固“稳”,着力稳住消费基本盘。落实好特困行业纾困扶持措施,支持各地结合实际依法出台税费减免等措施,稳住更多消费服务市场主体。鼓励汽车、家电等大宗消费。将消费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纳入专项债支持范围,以投资带消费。

  二是抓“保”,全力保障消费供给。结合疫情防控形势和需要,支持各大中城市科学规划建设一批集仓储、分拣、加工、包装等功能于一体的城郊大仓基地,确保应急状况下及时就近调运生活物资,切实保障消费品流通不断不乱。在精准落实疫情防控举措的基础上,全力做好物流保通保畅工作。建立完善重要商品收储和吞吐调节机制,落实好粮油肉蛋奶果蔬和大宗商品等保供稳价措施,特别是要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。

  三是强“新”,充分发挥适应防疫需要的新型消费优势。科学推广无接触交易服务,加快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,培育壮大“智慧+”消费,既提升居民消费便利度,又助力数字经济大众化发展。

  “我国消费规模持续扩大、结构不断升级,特别是服务消费等增长较快,要出台更有效的措施激发超大规模市场蕴含的潜力。”中国(海南)改革发展研究院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匡贤明说。

 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将瞄准居民消费个性化多元化和结构升级趋势,聚焦消费领域痛点难点堵点和体制机制障碍,做好巩固拓展重点领域消费、完善消费发展支撑体系、以改革营造良好消费环境等三方面工作。

  加强商品质量、品牌和标准建设,促进医疗健康消费提质升级,深入推进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示范,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,推动品牌消费、品质消费进农村……一系列措施巩固拓展重点领域消费;

  积极建设一批区域消费中心,畅通物流大通道,完善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设施条件,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……完善支撑体系增强消费发展综合能力;

  推动汽车等消费品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,健全消费品质量标准体系,加快消费信用体系建设,全面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……以改革营造良好消费环境。

  “释放消费潜力是个系统工程,关键要用改革的方法破除障碍。”匡贤明说,比如加快服务业市场开放、推动服务质量标准的国际对接等,以改革的有力举措不断提振和稳定消费预期。

  


编辑:陈锋
审核:何贤平
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,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观点,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,可与本网联系,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。

  • 部分银行现房贷“提速”迹象 预计明年放款速度整体
  • 普通症状还是心梗预警?一眼识破
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-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京)字第10250号

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59884号-1

Copyright © 1998-2015 by www.zhonghongwang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: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管理编辑部